探尋古樹名木,守護和諧家園。大家好,我是張宇靜。今天我們要探尋的這種樹木,在咱們莆田市古樹名木這個大家庭中的“地位”可不一般:首先,它的果實是我市的四大名果之一;其次,它是我市已發現同種果樹中樹齡最大的一棵;第三,它的栽植地點并非是在一般的山林或者果園,而是位于鬧市之中的一處佛門凈土之內。它,就是城廂區寶樹庵內的一棵古龍眼樹。
據說,這株龍眼樹存在的時間比這里的古建筑還要早,“寶樹庵”的名字還是因它而得的。當看到這棵高度約10米,樹冠面積達250多平方的龍眼樹時,我們不禁感慨,從舍地建庵的明代書畫收藏家林銘幾,到年少時在此讀書的一代名臣彭鵬,這株“寶樹”仿佛一位從歷史中走來的使者,歷經數百年,見證了多少人世的悲歡。如今,經歷過無數次開花結果的它,生長狀況又如何呢?
龍眼樹這種多年生的木本植物,雖然較于人類來說要“長壽”得多,但它們的生命周期也和我們類似,會經歷著“幼年”“青年”“壯年”以及“衰老”等各個階段。相比一般樹木,龍眼樹每年開花和結果的量都較多,這就需要消耗大量養分以滿足花朵和果實發育的需要。而每到這時,樹木能夠提供給根系和枝葉的養分就會減少,這將削弱根系的吸收能力,同時新枝葉的長勢也會減退,久而久之,樹木“老化”的速度就更快了。
樹木的衰老或者死亡是大自然的基本規律之一,但我們并非對此束手無策,那么該如何通過人為的干預,來延緩古樹的衰老、甚至死亡呢?
龍眼樹每年就是清明節以前疏花,比如說留花,有四枝,只能留一枝,因為老的樹生長就不行了。(這么做是為了讓它能夠更健康一點,結出的果實質量也好一點。)是這個樣子。老樹現在(花)很少,就盡量給它留著。
溫壽興還告訴我們,除了進行適量的疏枝、疏花、疏果等人工干預方法以外,積極保證土壤的透氣性以及定期進行合理的修剪和施肥等等,都可以對古樹的的復壯與更新產生積極影響。
其實,每一棵古樹的狀態和它的生長環境都是分不開的。針對這樣的古樹,除了需要采取一般性的管護手段之外,我們還要依據植物的不同生態習性,給予它們更加適合的生長環境。如果作為一名訪客來此參觀,還請大家能夠自覺維護好這里古樹的自在和寶樹庵的靜謐哦。
|